在三十六天罡化地,七十二地煞扰乱中原之时,梁山泊成了风头最劲的英雄豪杰聚集地。宋江领导下,梁山的力量达到了巅峰。那些英雄好汉们,汇聚在这片土地上,共同抗敌、抵抗腐朽的权力体制。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汉配资开户门户导航,逐渐成就了骁勇的威名。先是与童贯的战争取得胜利,后又三次打败高俅,震慑了整个朝廷。声势一时无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凡事有成必有败,梁山也难逃衰败的命运。招安之后,梁山的兄弟们开始走向衰落。征战方腊的过程中,许多兄弟在激烈的战斗中丧生,原本一百零八位英雄,损失了七八成之多。那些幸存下来的英雄也未能免于命运的安排。宋江与卢俊义惨遭陷害,李逵也在宋江的安排下饮下毒酒,吴用、花荣也在宋江墓前吊死。随着这些英雄的离世,梁山的幸存者们更是如风中的叶子,四散各地。
展开剩余84%但这些幸存者的命运并未因此彻底结束,尽管他们曾一度分散,仍然有缘重新汇聚。此时,他们再度联合,做了一件比梁山当年更为惊天动地的大事。最终,他们帮助李俊成为了暹罗国的国王,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
这些幸存者的重聚,经历了漫长的波折,分成了三股势力,最终合而为一,形成了一个新的势力。这一切的起点,是曾经的梁山水军统领——阮小七。阮小七,曾在征讨方腊后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然而,他并非官场之材,反而因为曾经戏穿方腊的龙袍,与当时的权臣王禀、赵谭结怨。两位权臣心胸狭隘,回京后不断向蔡京、童贯告发阮小七有谋反之意。由于这些奸臣的干涉,阮小七最终被贬为平民。阮小七没有气馁,而是带着母亲回到家乡石碣村,过上了平凡的渔民生活。
阮小七回到家乡,心中却常常思念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们。听闻宋江、卢俊义等人被害,花荣和吴用自杀,阮小七心头痛如刀割,决定前往梁山泊祭奠曾经的兄弟们。石碣村与梁山泊相邻,阮小七便带着香火、酒肉和两个随从,划船前往祭奠。
当他来到梁山泊时,却只见一片荒废。昔日辉煌的忠义堂已是破败不堪,三关也已崩塌。想到曾经兄弟们在这里齐聚一堂,阮小七忍不住心头酸楚,几杯烈酒下肚,情绪更加激动。正当他与伴当酩酊大醉之时,忽然从远处传来马蹄声,阮小七抬头一看,竟是昔日的旧识——张干办。
张干办曾是当年梁山第一次招安时的随行人员,经过这些年的权力斗争,已经由一个普通干办升职为济州府通判。张干办之所以来梁山,是因为他受命于上,负责检查梁山周围的治安。看见阮小七出现在此地,他便立即指使手下将他抓捕。然而,阮小七并非普通人,他奋力反抗,手中的棍棒舞得如风,打得衙役们四散逃窜。张干办自己也未能幸免,头被阮小七狠狠一棍,骑马逃离了梁山泊。
张干办心中憋屈,决定三日后带人前来报仇。果然,三日后,他带着数十名士兵围住阮小七的家。阮小七早已准备好,他手持长枪,悄然从后院潜出,一枪刺杀张干办,随即展开了一场恶斗,士兵们见状纷纷逃散。
这一场杀戮让阮小七再也无法安居,他只得带着母亲四处逃亡。逃亡途中,阮小七遇到了扈三娘的哥哥——扈成。为了帮助扈成夺回被抢的海货,阮小七联合孙新、顾大嫂等梁山幸存者,再度集结了力量,闹得登州一场大动静。最终,阮小七等人重新上了登云山,继续做起了草寇。
这些人的聚集,渐渐引来了更多的梁山幸存者。像穆春、萧让等人,他们回到家乡后生活并不如意,最终也都投身了登云山。此后,登云山上的势力愈发壮大,栾廷玉、闻焕章等人也加入了其中。登云山的英雄们以孙立为领袖,逐步积聚力量,准备再次反抗腐朽的权力。
在登云山的崛起过程中,饮马川的英雄们也参与其中。这支队伍由李应、裴宣、杨林等人组成,他们曾在梁山与朝廷对抗,战斗过后选择返回家乡。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逐渐与登云山形成了联系。最终,两支力量联合,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反抗势力。
然而,金军的压力始终不减。即便如此,李俊等人并未放弃,反而在时机到来时,乘风破浪,终于成功地在海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基业。
李俊在金鳌岛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暂时的安稳。然而,暹罗国的内乱随之而来。此时,李俊与兄弟们的合作更加紧密,他们成功地平定了内乱,最终李俊成为了暹罗国的国王。
李俊的即位,使得梁山幸存者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李俊不仅帮助自己的兄弟们在暹罗国安稳立足,还将梁山忠义的精神延续了下来。
在这个新的国家里,梁山的幸存者们得到了荣华富贵,他们的后代也逐步在各地担任要职。而这时,梁山三十二位幸存者的传奇故事,也迎来了最为辉煌的结局。
发布于:天津市亚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