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炒股10倍杠杆软件,日本制作的电影《敦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电影院里观看了这部影片。在电影的结尾,朱王礼将军在刺杀西夏皇帝李元昊未果后,绝望且悲壮地大喊:“杀李元昊啊——”,随后,他带领少数骑兵英勇冲向西夏大军的那一幕令我震撼不已。当时,我对历史知之甚少,但依旧本能地对李元昊产生了厌恶之情。随着对历史了解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李元昊的确是个让人厌烦的角色,他最终死得非常惨烈,某种意义上也算是自作自受。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看看这位一千年前的乱世枭雄李元昊,究竟为我们展示了怎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一)西夏的崛起
展开剩余86%西夏国是党项羌人建立的一个国家。党项羌人作为羌族的一支,几百年来一直在陕北、甘南和宁夏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唐朝末年,党项的首领拓跋思恭带领党项兵协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立下赫赫战功,唐朝于是封他为夏州节度使、夏国公,还赐给他李姓。自此,党项人在陕甘宁一带有了正式的政治身份,可以名正言顺地占领这片土地。
然而,党项人内部并不和谐,部族间时常发生冲突。与此同时,西边的吐蕃、回鹘,东边的大辽和中原的宋朝也威胁着他们的生存,党项人在夹缝中求生存,过得战战兢兢,几乎没有安宁的时光。随着宋朝的崛起,李继捧、李克文、李克宪等党项族人逐渐不满这种生死攸关的生活方式,决定向宋朝投降,放弃与各方势力的对抗,寻求和平与安稳。
李继捧及其族人携带家人迁往东京汴梁,并在这里过起了平静的生活。而大宋政府接管了原有的陕甘宁地带,开始驻军。然而,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并不甘心放弃祖先留下的土地,他联合一些族人聚集在夏州(现陕西榆林市横山区)割据一方,并得到了辽国的支持,与宋朝展开对抗。
李继迁多次打败宋军,宋朝无奈,只得承认了李继迁的地盘,并封他为银州观察使、定难军节度使,还赐他赵姓,改名赵保吉。至此,党项人具备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条件。
李继迁去世后,他的儿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选择继续依附宋朝,并通过出口青白盐,向宋朝贸易,从中赚取外汇,使得党项人生活得相对富裕。然而,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1032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继位,形势开始发生变化。
(二)李元昊的雄心
李德明的继任者李元昊在继位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党项人民的生计压力。人口的增长使得党项人原本依赖的盐业贸易渐渐不能满足需求,而靠着与宋朝的贸易,党项人生活依旧贫困。李元昊意识到,单纯依靠外贸已经无法改善生活,唯有向东开疆拓土,与宋朝展开对抗,才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李元昊与父亲李德明有过激烈的辩论。李元昊主张打破依附宋朝的关系,主动出击,开辟新天地。而李德明则认为与宋朝保持良好关系已经让他们过上了相对富足的日子,“咱们的贵族不穿羊皮袄,改穿绫罗绸缎了,不足吗?”李元昊则坚定表示:“大宋给我们的那点恩赐,只够贵族过好日子,底层百姓依然穷困潦倒。我们必须改变这一切,即便失败,也能转为土匪自立门户。”
李元昊继位后,立即开始着手执行自己的计划。1032年,他首先消除了西部的威胁,与吐蕃和回鹘展开战争,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随后开始将目光投向宋朝。
1038年,李元昊自立为帝,正式建立西夏国。李元昊给自己定下了新的年号,并更改了姓氏,取名嵬曩霄。他还实施了一项特别的政策,要求西夏人民保持党项人特有的文化传统,避免汉化,甚至颁布了“剃发令”,要求所有西夏人剃掉头顶的头发,保留“地中海”式的发型,以此来彰显党项人的民族特色。
李元昊之后派遣使者向宋朝递交国书,要求宋朝承认西夏国的合法性,但宋朝的回应是拒绝承认。李元昊早有预料,一旦遭到拒绝,他便会毫不犹豫地与宋朝开战。1038年11月,西夏军队开始进攻宋朝,战争一触即发。
(三)西夏的崛起与宋朝的妥协
最初,宋朝的名将狄青曾经对西夏军队给予了沉重打击。然而,由于宋朝采用的是文官掌军的制度,军队逐渐缺乏应对大规模战争的能力。1040年,李元昊进攻延州时,采取了一个巧妙的计策,通过虚张声势、诈降,成功击溃了宋军,并一举全歼了敌军。接连的胜利使得宋朝不得不寻求和解。1044年,两国最终达成协议,宋朝册封李元昊为夏国国主,每年向西夏提供大量的物资和财富,以此换取虚假的面子。
然而,西夏的胜利并未持续太久。1044年10月,辽国发兵入侵,李元昊以“诱敌深入”之计,成功反败为胜,击溃了辽军。此时,西夏终于实现了与宋辽两国的和平,西夏的国土得以稳定。
(四)文治的失败
尽管李元昊在军事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他在治理国家方面却表现得极为失败。他拒绝接受中原王朝尤其是宋朝的儒家文化,坚信只要保持党项民族的勇猛与好战精神,就能战胜一切。然而,李元昊忽视了礼教和道德建设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通过严酷的军事纪律和民族传统,他试图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西夏,但最终未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李元昊的这种“狼性”政策最终导致了西夏的内斗和他自己的死亡。他的长子李宁明热爱儒家经典,但与父亲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李元昊不仅对儿子的理想嗤之以鼻,甚至因此下令剥夺李宁明的权力。李宁明最终因长年失望和孤立,练成了道家气功,并在一场自我修炼中不幸饿死。
李元昊的暴虐性格、极端猜疑使得西夏宫廷充满了血腥和残忍,亲情和道德束缚对他来说根本没有意义。他一度杀害了自己的母亲,甚至对亲生儿子进行过残酷的迫害。
(五)悲剧的高潮
李元昊的暴虐行为最终招致了宫廷政变。1048年,李元昊的亲儿子李宁令与其亲信共同策划弑父,而李元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中死于暴乱。李宁令虽然成功杀死了父亲,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胜利,最终被权臣没藏讹庞所杀。
李元昊的死标志着西夏的权力交替,而政变和宫廷斗争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更加血腥的周期。西夏的历史,充斥着宫廷内外的尔
发布于:天津市亚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